评估文件

广东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

作者: 信息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19-01-16


20181021日至25日,以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9人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审核评估,专家组通过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调阅课程试卷、毕业论文(设计)、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和支撑材料,实地考察校外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学校广州、佛山两个校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广东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报告》,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成绩和特色。同时,根据审核评估的项目、要素提出了我校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深入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推进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审核评估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并结合学校实际,现制定广东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

  1. 指导思想和整改目标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以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评估整改工作与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当前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学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

    (二)整改思路

1.全面与重点相结合。针对审核评估专家组提出整改建议,围绕我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有重点地开展整改工作,分步实施整改措施。同时结合整改工作,全面推进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2.水平与特色相结合。以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对接国家和广东重大发展战略,完善学科专业布局,提高服务能力,着力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打造亮点,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3.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围绕审核评估“五个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促发展,在为期一年的整改期内集中解决学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同时着眼长远发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深层问题,进行深化改革,促进我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整改目标

1.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加强学校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凝练办学特色,突出“比较优势”,服务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标准,细化、落实、践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到学院到专业。

2.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水平进一步改善。继续加大师资引进、培育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降低生师比;强化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要求,激发教师教学动力与活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科研水平,推动科研和教学进一步融合。

3.教学资源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拓宽办学经费筹措渠道,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优化教学经费分配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更新升级教学设施设备,改善育人环境;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力度。

4.培养过程进一步优化。完善学分制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促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完善;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5.学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坚持“以生为本”,关心学生核心诉求,建立健全学生需求分析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建立学业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精准指导与服务学生的质量。

6.教学质量保障进一步有效。规范教学管理,强化主体责任,提高教学管理执行力度;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完善质量反馈机制。

7.实验实践教学优势进一步凸显。以经济管理人才创新精神与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进一步调动教学院(部)对“全链条、体系化”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二、组织机构和进度安排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规划和指导整改工作,研究决定整改工作重大事项,审议整改工作方案和整改工作报告。

领导小组下设评估整改工作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整改工作的协调、落实与检查。另设“6+1”整改工作项目组,由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组成,负责具体整改工作的落实。各教学院(部)成立以书记、院长为领导的整改小组,全面配合实施学校的整改工作以及负责本单位的整改工作。

(二)进度安排

按照广东省教育厅规定,我校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的期限为一年, 即从 2018  12月至 2019  12 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整改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部署阶段(201812-20192月)

仔细研读《广东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认真分析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中需要改进之处,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第二阶段:整改实施阶段(20193-10月)

各整改项目组根据学校整改方案逐项完成整改任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适时对整改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完成进度进行检查,包括各职能部门、教学院(部)自查、整改办公室督查、学校集中检查等环节。

第三阶段:验收总结阶段(201911-12月)

学校预计在201911-12月开展终期检查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整改报告,经整改领导小组审定后,按要求上报广东省教育厅。

三、整改内容与措施

(一)定位与目标

1.整改问题

专家组在考察中指出:

1)进一步凝练和强化“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突出服务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2)进一步重视校园文化育人、营造“正心、诚意”的广财精神,把“立德树人”聚焦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上来;

3)把学校的定位与办学目标落实到学院和专业的建设目标上。

2.整改措施

1)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

一是修改完善学校“强特色”建设方案。根据审核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办学特色的意见和省教育厅评审专家对学校“强特色”建设方案的评议意见,修改完善学校“强特色”建设方案,进一步突出服务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学校“强特色”建设方案的实施机制,推进各目标任务达到预期成效。三是在教学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与与社会服务的顶层设计及其贯彻执行上进一步凸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办学特色。四是在“强特色”和“创新强校工程”项目立项和经费配置上向有助于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项目倾斜。五是大力推进校政行企战略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提升学校内涵特色发展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六是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重大内容纳入新进教职工校情教育和岗前培训范围。七是推动学校每年举行1次学校改革发展战略研讨会。七是每两年举行一次全校性教学工作会议。八是举办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

2)大力推进校园文化育人

一是加强文化宣传。推进“广财梦”与“中国梦”的有机融合,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重要成就、重要举措、重要活动、先进典型等壮大主流舆论,讲好广财故事,传播广财好声音,不断拓展广财精神的呈现形式与展示平台,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二是加强文化传承。开展“爱校荣校、感恩奉献”教育,加强校友工作,推进校史馆建设,将校史纳入教师入职和新生入学的教育内容,促进广财精神薪火相传。三是加强校风建设。健全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着力建设优良校风。四是强化形象文化。加强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应用,加强学校文化产品的开发、使用和推广。五是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尤其是人文景观的规划和建设,有序实施校园美化、花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六是打造高质活动。培育和打造学校文化精品活动和文化品牌项目,提升文化品位。

3)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提高学校、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契合度

一是召开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二是对照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加强现有9个校级一流专业的达标建设;三是突出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交叉融合型、产教深度融合型、高度国际化型三类专业;四是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结合学校总体培养目标和定位,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培养目标和规格,细化培养要求,使专业建设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3.整改责任单位

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

参与单位: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人力资源处、科研处、财务处、教师发展与教育技术中心、党办校办、校友办、学生工作部、校工会、校团委、资产与实验管理处、基建处、后勤处、图书馆、广东区域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各教学院(部)

(二)师资队伍

1.整改问题

专家组在考察中指出

1)强化“立德树人”氛围,牢固树立“以本为本”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2)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幅降低生师比;

3)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努力增加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数量;

4)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教师在教学上加大投入,重点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要求;

5)实施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有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应用、实践创新、国际化教学和科研促教学“五大”能力;

6)加强教学管理服务人员、辅导员、实验人员等教学支撑队伍建设,推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

2.整改措施:

1)落实高校教师行为准则,继续优化“立德树人”氛围

一是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教育。通过多种媒介多种方式,全校范围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教师201816号”)的宣传学习教育,使广大教职工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准则》理念和内容,促进教职工师德素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养成。二是贯彻《准则》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制定《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建立学校师德建设委员会和各二级单位师德建设小组,进一步明确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举措、经费保障等,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操作规程,继续在人才引进、聘期和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优评先、表彰奖励、访学研修等工作中严格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四是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以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新教职工入职典礼等活动为主,通过多种媒介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模范事迹,营造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良好氛围,促进广大教职工争做好教师、好干部、好员工。

2)全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着力解决数量不足问题

一是实施“优秀博士引进计划”。通过提高引进待遇,加大招聘宣传力度,改善进人用人环境,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吸纳人才,实现引进数量质量新突破。拟每年引进博士层次以上人才100名左右,打造一支基础扎实、潜力巨大的青年师资队伍。二是引进预聘制教师。按照《预聘制教师管理办法》创新机制,以采用年薪制、四年预聘合同、期满后考核优秀者纳入事业编制的方式,计划每年引进一批35岁以下的应届及往届博士(艺术、体育等学科可考虑优秀硕士)。同时,亦采用年薪制方式,聘用一批港澳台籍和外籍博士。三是实施好引进任务分解机制。依据《教学院(部)治理规程》,学校将引进教师总量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等各方面情况分解至各教学科研单位,实施人才引进约束机制,改变在师资建设尤其是进人过程中积极性不高,过多依赖职能部门的现状,并解决各专业师资发展不平衡现状。四是建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学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拟每年招收15名博士后,为学校储备优秀人才。五是柔性引进高层人才和团队。实施《学科特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依托学科特区,安排专项经费,实行年薪制等方式,面向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设立特聘岗位,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或学科团队(成建制)。

3)创新人才聘任培养机制,稳步提升人才层次水平

一是继续实施“南岭学者”项目。进一步完善学校“南岭学者”特聘岗位管理办法,实行一人一策,加大校外引进与校内选拔培养力度,在现有基础上实现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培养引进新突破。二是实施青年精英教师培养计划。参考省级人才项目,制定实施“青年精英教师培养计划”,摒弃论资排辈等做法,重能力业绩,支持青年教师创新改革,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校级教学名师培养。根据省级教学名师遴选办法,修改学校教学名师遴选办法指标体系,继续开展校级教学名师遴选培养工作,并定期组织专家对校级教学名师提供高层次咨询、辅导服务。四是争取省级以上人才项目新突破。在实施学校人才培养项目基础上,对接上级人才培养项目,有计划地组织鼓励有潜力的教师做好积累、夯实实力,以期在申报“珠江学者”“长江学者”等省级乃至国家级人才项目中取得新进展。五是引进海外高级人才。继续实施《海外高级人才选聘管理办法(试行)》,灵活采用全职和非全职两种聘任方式聘任海外高级人才,推进学校办学国际化水平提升。

4)改进考评激励分配制度,显著提高教师上课积极性

一是完成第二轮岗位聘用工作。制定第二轮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管理办法和系列聘用方案,明确申报条件和岗位职责,细化包括课时数在内的教学科研工作要求,2019年上半年完成第二轮全校教职工岗位聘任工作。二是完善学校《职称评审办法》。根据上级“放管服”改革精神,结合2017年度职称评审情况,完善学校《职称评审办法》,明确教学系列本科教学数与量等业绩要求,补充教学业绩选项,完成20182019年度评审工作,激发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质量的积极性。三是改进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科、专业及人才队伍特点,完善教师分类管理考核制度,在考核细则中明确教授副教授教学工作考核要求,建立注重教学,以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内容体系,对未完成最低教学工作量的予以降一级聘任。四是出台新的《绩效分配方案》。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各项配套工作,出台新的《绩效分配方案》,总体提升教职工薪酬水平,薪酬待遇适当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建立重教学、重水平、重实绩、重贡献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五是完善表彰奖励制度。按照已出台的《学校荣誉奖励办法》,完成首届“终身成就奖”“突出贡献奖”等评选表彰工作,同时梳理现有各类评优评先和教学科研奖励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校荣誉制度,发挥榜样引领带动作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踏实在广财的归属感。

5)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有效增强教师五大能力。

一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教学能力学习培训活动,组织线下名师讲座、专题培训,开展线上网络直播培训与在线课程学习,推送移动学习资源;加强教师日常教学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开展和组织参与最佳授课教师、十佳授课青年教师竞赛等校内外教学竞赛,组织教学观摩,通过赛前培训、赛中指导、赛后总结,以赛促建促进课堂教学技能提升。二是强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强化Blackboard平台、混合式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培训与交流活动,提高教师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能力。三是增强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培训实践基地建设,搭建一批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分批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政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跟班工作,或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双千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力争“双师双能”型教师到2020年占专任教师35%。四是提升教师国际化教育能力。在继续鼓励申请国家和省国(境)外访学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对学校国内外访学项目的支持力度,尤其是依托中国—拉丁美洲国家税务论坛、中欧经济合作研究平台、宪政与公共财政合作研究平台等9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每年选派一批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研活动,提升教师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实力;持续推进“国际化师资海外研修基地”建设,续签现有的美、澳两个海外研修基地共建协议,并争取在美国新增1个、英国建设1个研修基地,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分赴各基地研修并加强绩效引导,研修结束返校开设和讲授双英或全英课程,力争到202030%中青年教师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五是提升教师科研促教学能力。注重教师科研素质和能力提升,充分利用教学科研项目,引导一线教师在投身教学的同时,积极围绕教学中遇到的学术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并遴选科研业绩优秀的教师,围绕自身研究问题和方向开设选修课,将研究成果、研究素材转化为教学资源,真正用到课堂教学乃至整体人才培养体系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

6)做好师资建设配套工作,推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

一是加强三支支撑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服务人员、专职辅导员、实验工作人员等教学支撑系统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在教学管理、思想引领、实验实践指导方面的能力,配合专任教师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建设人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按照“智能化”目标,为全校教职工、校领导、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等全方位提供智能化服务,快速有效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并能为决策工作生成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数据的要求,建设包括从应聘报到至聘任、培养、考核、薪酬等直至离退休一体化的人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

  1. 整改责任单位

    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处

    参与单位: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与教育技术中心、组织部、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学生工作部、校友办、组织部、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网络信息中心、财务处、各教学院(部)

    (三)教学资源

    1.整改问题

    专家组在考察中指出

    1)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投入不足,校园环境亟待改善;

    2)部分本科专业存在布局点多面广、全而不强的问题,应进一步调整专业布局,控制本科专业总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3)加强课程建设,增加课程数量,丰富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优质课程的引领作用,加强对课程项目的检查验收、绩效考评、推广应用。

    2.整改措施:

    1增强教学资源保障度,增加教学经费投入

    积极拓展筹资渠道,扩大办学经费规模。一是用足用好广东省有关财力投入政策,增加办学经费规模。二是强化和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获得财政专项资金增量的增加。三是统筹学校财力资源配置,采取多种方式减轻还贷压力,增加学校资金可使用规模。四是加大力度发展继续教育、国际教育及社会服务,激励二级学院增收积极性,扩大办学经费总量。五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校友的支持,大力拓宽学校收入渠道,获得更多办学经费资源。

    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一是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理财能力。二是坚持重点支持、全面保障,科学合理安排财务预算,严格预算管理,三是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稽核和控制,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持续加大对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优化办学条件。一是进一步完善大宗物资和实验室项目库储备,实现在建项目结余经费与项目库代建项目的有效衔接;二是更新一批教学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实验室和相关设施设备项目(广州校区教室空调安装、多媒体课室更新、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更新、音乐室及画室设备补充、动画实验室更新等);三是做好综合体育馆、产教融合大楼、佛山校区三大建筑楼的配套设施设备的论证及配置工作;四是加快推进多功能演播厅、摄影棚、大数据分析实验室、云平台扩容、移动图书馆等项目建设;五是努力筹措建设经费,加快推进佛山校区多项共建项目建设,加快广州校区产教融合中心、体育场馆等项目立项建设速度,力争尽快完成广州校区课室加装空调配电改造项目;六是加快推进广州校区学二食堂更新改造项目、校园交通服务、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进度。

  1.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

    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控制在55个以内,理顺专业归属,调整个别专业的归属学院;将动画专业改办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社会工作和社会学专业进行整合,停办其中1个专业。

    开展达标建设,对照国标,全体专业开展自查,力争达到国标要求;开展特色建设,推荐申报省级特色专业1-2个;开展一流建设,完成校级一流专业开题检查和任务清单编制。

  2. 着力提高现有课程开课率,扩充课程资源

    提高通识选修课、商法融合课和创新创业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的开课率,并纳入教学单位年度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立项建设校级示范“金课”10门、在线开放课程5门,完成8门在线开放课程的拍摄制作。

    3.整改责任单位

    牵头单位: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参与单位:财务处、资产处、基建处、后勤处、教务处、招生考试处

    (四)培养过程

    1.整改问题

    专家组在考察中指出

    1)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

    2)促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完善,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实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3)加强两个校区学生培养过程的进一步衔接;

    4)强化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引导和学术思维的引领;

    5)加强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参与度。

    2.整改措施:

    1)继续深化学分制改革,全面优化学生培养过程

    一是针对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进一步组织开展完全学分制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教职员工对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二是提前专业二次调整时间,增加学生二次转专业的空间;三是进一步推进教考分离制度,扩大教考分离课程覆盖面;四是推广小班教学模式,增加小班数量;五是进一步完善完全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系统。

    2严格落实实践教学学分,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一是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定,对各专业的实践学分逐个进行核实,对不达标的专业进行整改;二是建立制度化的实习教学专项检查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专项评估工作机制,定期组织专家对校外实践教学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状况和质量进行评价,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3)进一步优化异地办学模式,加强两校区人才培养衔接

    一是在总结两校区异地2+2”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省市区校共建的契机,创新思维和思路,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和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或学生工作进社区的探索力度,促进异地多校区办学健康良性发展;二是加强两校区间师生、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建立激励机制,支持专任老师积极参与佛山校区育人活动,加强专任教师与学生联系;建立两校区学生互动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学生组织改革,规范学生组织机构设置,强化两校区学生组织的交流互动,发挥高年级学生干部“传帮带”的作用;推进学校海外实践教学平台在两个校区的深入落实;三是最大化实现两校区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在选课、上课方面实现两校区统一,充分利用“同步课堂”的教学方式,建设学校一体化网络平台,利用“易班”等新媒体打造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阵地,打破两校区间的物理隔离,推进两个校区公共交通的开通和运营,使两个校区进一步衔接;四是从管理机制上强化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教育、管理、服务育人职能的延伸。加强学校各机构职能延伸,建立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对佛山校区延伸管理和业务指导的长效机制,优化两校区间的资源配置和管理;进一步健全“领导联系班级”制度,继续推行辅导员四年带班一贯制度,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学业导师制度,推动学院领导及学业导师在两个校区定期开展指导,形成常态化的沟通机制,通过各部门领导与两校区学生的交流,实现教育、管理、服务的同质化。

  3. 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学术思维培养。

    一是引进广东省教育厅与超星尔雅平台共同开发的《创新思维训练》《批创思维导论》两门创新创业思维类课程;二是加快旨在培养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经济学、管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建设步伐,完成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和首批学生招生遴选工作。

    5完善第二课堂,健全保障措施

    一是根据学校“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育人理念,总结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经验与不足,出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方案,建立一、二课堂一体化课程体系,创造性地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第一课堂教学体系当中来,形成课内外相联系的一体化课程活动;二是而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做好第二课堂活动立项工作,科学规划活动数量与类型分布,加强活动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提升活动质量和育人效果,让更多学生参与到高质量第二课堂活动中来;三是完善提升二三课堂活动的质量的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奖励办法和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奖励规定,加强学校管理服务工作,做好学生培养的过程控制,落实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3.整改责任单位

    牵头单位:教务处

    参与单位:发展规划处、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佛山三水校区管委会、各教学院(部)

    (五)学生发展

    1.整改问题

    专家组在考察中指出

    1)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

    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应建立学生的学业预警制度。

    2.整改措施:

    1)落实学业指导,拓宽师生交流渠道

    一是进一步落实学业导师制,加强对具体执行情况的监控、考核与激励,明确责任,强化效果,把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理念融入对学生学业指导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中;二是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完善学业导师管理模块,尽快实现学业规划、导师指导记录等功能,动态掌握导师指导情况;三是丰富导师指导形式,如一对一咨询、团体辅导、论坛、沙龙、网络论坛、主题活动等加强对学生主辅修专业、课程修读、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是加强学业导师制度的进一步落地,加大学业导师到佛山校区开展学业指导的力度。

  1. 健全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及帮扶体系

    一是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职业发展教育平台”、开展各类培训、完善《广东财经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案》,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水平,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招聘、团体辅导、求职指导、个体咨询等就业服务;二是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模拟招聘大赛等活动,建立校级就业实习基地,多方搭建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职业体验等实践平台,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三是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咨询室建设,激励推动学业导师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四是在入学教育环节进一步加强专业教育,结合专业特点,加强二级学院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建立健全学业预警机制

    一是建立学生学业发展指导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由学业总导师、学业导师和学业助导组成的学生学业支持团队,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引导、选修课程指引、学业困难帮扶等;二是制定与学业预警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三是完善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学业预警模块,尽快投入运行;四是开展学业困难群体调研,建设学业预警系统;五是加强对学业困难学生学业帮扶,建设学业帮扶系统。

    3.整改责任单位

    牵头单位:学生工作部

    成员单位:教务处、各教学院(部)

    (六)质量保障

    1.整改问题

    专家组在考察中指出

    1)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校院两级一把手的主体责任,提高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使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制度在基层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2)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严格过程管理,严格标准执行;

    3)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指导,努力贴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4)建立制度健全的校院两级督导队伍,有效发挥督导的指导和监督职能;

    5)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质量反馈制度。

    2.整改措施:

    1)强化主体责任,提高执行力度

    一是出台《广东财经大学教学单位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办法(试行)》,科学设立指标体系、定期量化考核,加大对学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效果的考察力度;二是实施教学院长教学工作述职制度,考察学院在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和各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强化一把手的主体责任。

    2)强化过程管理,严格标准执行

    修订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标准、专业、课程建设标准、教材建设与选用标准、课堂教学标准、实验与实践教学标准、课程考核标准和毕业论文(设计)标准等八大体系质量标准建设,严格标准的执行、注重过程管理,将教学单位工作纳入相关考核,彻底解决教学质量管控上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加强教学秩序专项整顿,完善教学大纲,加强同行评价,加强实践管理,加强毕业论文管理。

    3)规范毕业论文(设计)

    一是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重新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明确老师指导论文全过程;二是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制度,对学院整体工作安排、老师指导过程及学生写作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尤其重视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三是完善选题管理,选题需经指导老师和学院审批通过;四是引进维普毕业论文检测系统,对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学生论文诚信管理。

    4)建立健全督导制度

    一是精心挑选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加入教学督导员队伍,充实队伍建设;二是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学院层面督导组的经费开支;三是加强校院两级督导人员的培训、交流,提高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的地位,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1.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质量反馈制度

    一是依托学校信息门户,做好学生关于学业方面反馈信息的回复与落实;二是定期收集整理教学质量方面的信息,编制《教学质量简报》,反馈给教学单位,双向沟通,提高教学质量。

    3.整改责任单位

    牵头单位:教务处

    参与单位:各教学院(部)

(七)特色项目

1.整改问题

专家组在考察中指出:需要进一步调动各学院对“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寻求对接,发挥该平台的人才培养作用。

2..整改措施

1推动中心与科研机构、企业三方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地区经济运行仿真实验室

进一步强化实验经济学的研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教学平台向教学、科研、产教融合综合平台转型,实现实验中心的教学功能与科研功能的统一。

2加快完成《企业仿真综合运作》——EME平台第三期开发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仿真综合运作》成果的市场化,以实现“校内融合、省内共享、国内辐射”的建设工程。

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科学构建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跨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先修后修课程之间知识和业务的连续性、递进性,循序渐进安排实验教学内容,科学构建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对开设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专业在排课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1. 推动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

    理顺中心与院系、实体教研室与虚拟教研室的关系,建立实验教师队伍的晋升、奖励、考核评价标准。

    3.整改责任单位

    牵头单位: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参与单位:教务处、各教学院(部)

    四、保障措施

    (一)认真学习、凝聚共识,奠定整改的思想基础

组织全体干部、教师深入学习专家意见,学深悟透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有关高等教育的重要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进行深刻的总结与反思,进行深入的研讨,进一步转变理念,统一认识,激发力量,为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建立组织、加强督查,确保整改工作的全面落实

建立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整改工作。整改办对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各整改责任单位、教学院(部)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明确责任、制定方案,建立整改工作长效机制

把整改作为进一步加强本科建设的抓手和起点,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实施,细化整改任务,按照部门职能逐项分解,从学校、部门到个人逐级落实,做到“明确”,即:明确整改项目、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标准要求、明确完成时限、明确责任人。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项目驱动、资金支持,突破重点、难点

对于本科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和需要部门协作完成的复杂任务,进行深入调研,采用项目建设的方式,谋划科学、可操作的方案。立项之后,由项目负责人,整合相关部门的人员,开展建设。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对重大建设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评审、认定,确保质量。